5月16日,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,享年102岁。他1983年获得了普利策奖,被誉为“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”。
贝聿铭 1917年生于广州,父亲贝祖贻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。他在香港、上海度过了童年与少年;18 岁那年,他远渡重洋赴美求学,之后成家立业,功成名就,为现代建筑贡献了其卓越的一生!
代表建筑
苏州博物馆,中国苏州,2006
卢浮宫改建,法国巴黎,1993
梅耶森交响乐中心,美国达拉斯,1989
中国银行大厦,中国香港,1989
国家美术馆东馆,美国华盛顿特区,1978
国家大气研究中心,美国科罗拉多州柏德市,1967
1
苏州博物馆
SUZHOU MUSEUM
中国苏州,2006
建筑的存在,是为了改善生活。建筑不光是空间中一个供人观赏的物体,若将建筑矮化至此,未免太过肤浅。建筑必须包含人类的活动,必须使其显得尊贵。
苏州博物馆灰与白的色彩,与苏州古城采用的传统颜色一致,并与这一带的绝美园林互补,其中有九座园林已名列世界遗产。
池塘背景是由贝聿铭设计的石艺墙
精心挑选的树木给馆内花园增添了一丝雅致
生活与文化的差异,势必影响博物馆的设计,以保存、展览其艺术品。
2
卢浮宫改建
GRAND LOUVRE
法国巴黎,1993
卢浮宫是你一辈子绝无仅有的挑战。
3
国家美术馆东馆
EAST BUILDING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
美国华盛顿特区,1978
这座建筑物必须联系朗方于1789年规划的建筑群(注:皮埃尔·夏勒·朗方,1754-1825,法裔美籍建筑师与土木工程师),以及1900年麦克米兰继续发展的建筑物(注:参议员詹姆斯·麦克米兰,华盛顿特区核心地区重新设计的主要倡导者)。
4
国家大气研究中心
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
美国科罗拉多州柏德市,1967
在洛基山脉的丘陵兴建建筑时,不能打造脆弱的建筑物,而是要昂立迎向山的尺度。这座建筑不该像要塞,而是必须人性化,但同时得够强势,才足以立于此地。我发现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之道并非对抗自然,而是与自然结合。
从开始设计构思,经过施工到建筑物落成,需要好多年的时间。这个过程令我想起养石。
5
梅耶森交响乐中心
MORTON H. MEYERSON SYMPHONY CENTER
美国达拉斯,1989
6
中国银行大厦
THE BANK OF CHINA
中国香港,1989
香港中银大厦与维港景致
中银大厦与城市交通
中银大厦 庭园
作为华人建筑师,贝聿铭为中国设计了多座经典的建筑,包括中国银行总部、香山饭店、香港中银大厦等。他曾说过“越是民族的,就越是世界的”。
他还在退休十几年再度出山,为故乡苏州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新馆。为了尊重苏州园林的特色,贝聿铭特地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,将苏州博物馆建成了这个城市最具灵气的地方。
数十年来,贝聿铭始终秉持着现代建筑的传统,他从不为自己的设计辩说,从不自己执笔阐释解析作品观念,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。他被誉为“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”,也被认为“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。”
大师,走好。
文章来源: 微信公众号 城市设计
上一篇:【分享】讣告丨沉痛悼念刘先觉先生